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影响着全球超过14亿成年人,每年有1080万人因此而死亡冠心病临床试验。减少钠的摄入被认为是改善血压控制和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实现“到2025年将钠摄入量减少30%”的全球目标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适合患有或不患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个体的降低钠摄入量策略。
富钾代盐用氯化钾替代了一定比例的氯化钠,可作为减少钠摄入量、增加钾摄入量的潜在干预策略。既往相关研究探索了富钾代盐在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作用,但仅有少数研究探索了其在血压正常人群中的作用,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此外,如果血压正常人群使用富钾代盐可降低血压,那么是否也可能增加低血压风险?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DECIDE-Salt试验的事后分析数据,表明对于血压正常的中国老年人,使用富钾代盐或可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低血压发作风险。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张向辉博士、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袁亦方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并列作者,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为通讯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特邀武阳丰教授为我们解读这项研究。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富钾代盐策略与此前的逐步减盐策略相比,在可行性和干预效果方面有何差异?研究结果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
武阳丰教授:逐步限供是逐步少量减少厨房烹调用盐,期望这样能够让吃饭的人感受不到饭菜口味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无痛减盐”。但是,DECIDE-Salt发现,厨师精准控制每日放盐量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吃饭的人还是能够感受到饭菜口味变化,部分老人会因饭菜口味变淡而额外加盐。因此,这项策略虽然经历2年时间反复争取后,看到一定的降压效果,但2年期间心血管病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总的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说明仅凭“做减法”实现减少钠摄入的目标,难度较大,需要坚持不懈。
相比之下,DECIDE-Salt研究发现富钾代盐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简单易行。富钾代盐是用氯化钾替代了一定比例的氯化钠,在不改变口味的前提下,减少钠的摄入同时增加钾的摄入,实现双重降压,人们仅需将目前使用的厨房用盐从普通盐换成富钾代盐即可,不需要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在DECIDE-Salt研究中,将普通盐替换为富钾代盐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的收缩压在2年期间平均下降了7.1 mmHg,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减少了40%。
既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血压患者或心血管高危人群。作为DECIDE-Salt研究的事后分析,本次研究将富钾代盐的获益和风险证据延伸到血压正常人群,这是最为值得关注的。富钾代盐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家庭烹饪。家庭成员通常一起进餐,如果富钾代盐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血压正常的人不能从中获益,则富钾代盐难以推广应用。因为,将家庭成员分开饮食并不现实。
我们的研究发现,血压正常的人食用富钾代盐不仅没有增加低血压风险,而且减少了新发高血压的风险。这一发现不仅表明在一个高血压患者家庭中,血压正常的人一起食用富钾代盐是安全的,还有助于预防这些人未来患高血压的风险。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当前这项研究结果对普通人群的高血压预防和管理将带来哪些启示?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富钾代盐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血压的减盐策略备受关注。本研究发现在血压正常的人中,食用富钾代盐是安全的,且可有效降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这至少会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
第一,从个体角度来说,富钾代盐不仅适用于高血压患者,也适合血压正常的人。一方面,它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应积极推广使用富钾代盐,不仅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高血压,也有助于家庭成员中血压尚处于正常范围的成员预防变成高血压。另一方面,它告诉我们,即使家庭里没有高血压患者,也应改用富钾代盐。特别是那些容易发生高血压的人,包括口味较咸、肥胖或中老年的人。
第二,从高血压人群防控来说,这项结果说明,富钾代盐应作为一项全人群减盐策略,帮助中国高血压的防控。全人群中约3/4都是血压正常人群,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会虽然没有高血压人群那么大,但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人数却远远高于后者。本研究表明,正常血压的人也吃富钾代盐,不仅能够降低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而且有助于减少占人群3/4的血压正常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建议推广食用富钾代盐,提高公众对富钾代盐的认知。
DECIDE-Salt试验是一项多中心、2×2析因设计整群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本次研究纳入611例受试者,平均年龄71.4岁,基线 mmHg且未服用降压药)。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将受试者随机分组使用富钾代盐(62.5%氯化钠+25%氯化钾+12.5%调味剂,313例)和普通盐(100%氯化钠,298例),试验期为2年。
研究主要结局为高血压发生率,定义为随访期间2次及以上随访(间隔6个月)时,受试者血压均≥140/90 mmHg,开始使用降压药或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冠心病或卒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富钾代盐组和普通盐组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7/100人-年和24.3/100人-年,相比于使用普通盐的受试者,使用富钾代盐的受试者高血压发生风险下降了40%(校正HR=0.60,95%CI=0.39~0.92,P=0.020)。
次要结局为随访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也是安全性结局指标。由于目前医学界对于低血压尚无公认定义,该研究定义为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视为低血压:1)临床诊断为低血压;2)偶测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偶测血压<90/60 mmHg;4)受试者自我报告有低血压相关的症状,如头晕目眩、视力模糊。
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00次低血压发作。富钾代盐组和普通盐组低血压发作情况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0/100人-年和9.7/100人-年(校正HR=1.10,95%CI=0.59~2.07,P=0.760)。
干预后,富钾代盐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并未增加,二者平均变化分别为-0.3±11.9 mmHg和0.2±7.1 mmHg(P>0.59),而富钾代盐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相比于使用普通盐的受试者,使用富钾代盐的受试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更低。
文章表示,富钾代盐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实际上是阻止血压进一步升高,而非降低基线血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血压正常个体使用富钾代盐高血压发生风险降低,但低血压发作风险并未增加。
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富钾代盐2年的时间内,血压正常的中国老年人高血压发生风险下降了40%,且不增加低血压发作风险。这意味着富钾代盐可能是全人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合理干预策略。
先后主持中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主持开发了中国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主持制订《基层高血压防治实用规范》和《基于眼底图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专家共识》,并参与心血管病领域多个防治指南的起草和制定,发表论文44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临床研究方法学。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起草《基于眼底图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专家共识》,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委会“中国在用电子血压计临床准确性验证全国调查项目”的项目协调员。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JACC、Clinical Epidemiology、BMC Public Health、中华心血管病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JACC官网阅读完整论文。发病风险下降40%!北大武阳丰团队:预防高血压从改吃富钾代盐开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zhimengjianzhan/2024-03-06/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