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冠心病临床试验

冠心病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招募夺命”

admin 冠心病临床试验 2022-07-24 07:27:12 冠心病临床试验

  冠心病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招募夺命”临床试验对高血脂、冠心病临床试验冠心病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早在2007年即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明知一类药物对疾病有效,已被权威诊疗指南推荐,为何还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频频发表论文?

  “反复验证一个已经被认可的结论,就好像抄了作业的正确答案,还要花些心思让解题过程看起来跟标准答案不大一样。”

  2021年春节前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英国医学杂志》是全球四大综合性医学周刊之一,2019年的影响因子达到30.223。冠心病临床试验

  文章的第一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贾元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研究团队在全文阅读五千多篇相关论文后统计发现,2008-2019年间,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疗效已明确的情况下,仍有2045项不必要的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参与试验的病人总数超过25万,近10万人进入了没有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对照组。

  对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早在2007年即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线用药,在国内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

  “他汀是一类通过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药物,在科学界,有人将其视为与青霉素同一级别的药物发明成就,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早已被全球公认。”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国内出现如此多重复研究的“垃圾论文”,他也感到触目惊心。

  “对照组里没有接受他汀治疗的病人发生了近3500例心血管事件,包括近600例死亡。”贾元熙认为,基于论文搜索得出的结论,这些伤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部分入组患者被剥夺了接受他汀治疗的权利,这严重违反了临床试验伦理。

  近几年,每隔一年半载,总能看到他汀类药物陷入“副作用”质疑的漩涡——导致肝损伤、肌无力、糖尿病甚至老年痴呆、加快衰老等,“谣言”导致很多患者不敢服用。

  “辟谣都说了无数次。”胡大一介绍,在人类研发通过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漫长征程中,找到的第一个降低总死亡率的药物就是他汀,其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极临床实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zhimengjianzhan/2022-07-24/15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