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数高达1.15亿,其中37万人被夺走了生命。
然后就是这样凶险的细菌,却被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做成了抗癌药,并且具有广谱的作用,对很多癌症都有效。这种药物的最新实验结果,在今年六月发表在了期刊上,引起了国际轩然。
6月,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细胞》的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他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肿瘤靶向性,让药物精准地聚集在肿瘤病灶,发起攻击,主要通过两个作用来消灭癌细胞。
在沙门氏菌繁殖的过程中,会疯狂抢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营养”——甲硫氨酸,最后让癌细胞因为缺乏营养供给而“饿死”。
这种利用沙门氏菌做成的抗癌药,具有广谱的特性,在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的小鼠实验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抑制癌细胞转移有着强烈的作用。
即使目前的研究还在小鼠实验阶段,但是研究者认为,这种技术在人类实体瘤中也同样有效,能为晚期广泛转移的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
看到这个消息,有的人振奋,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国产药没效果。此前,网上就有消息说,中国研发的抗癌药,有一半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去年,北京大学的教授在发表了中国近15年抗癌药的使用情况,其中几个数据引人争议。研究一共调查了78种抗肿瘤药物的141个适应症,发现仅68个药物适应症(48.2%)有明确的总生存期获益,中位总生存期的改善是4.1个月(即多活4.1月)。
很多人看到这些数据就得出了“中国研发的抗癌药,一半没有效果”的结论。别急着骂,实际上,北大教授的调查也显示,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的抗癌药,针对总生存期,也有46.9%药物也是没有获益的。
这其实也意味着,抗癌药对总生存期没有明显益处,可能并不少见。但是也并非代表着抗癌药没有效果。抗癌药主要应用于晚期治疗,想要实现治愈是非常困难的,理性地告诉大家,抗癌药的主要的作用其实是尽量延长生命或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靶向药,患者用着用着发生了耐药,病情平稳一段时间之后,就迎来了复发。这是因为靶向药只能针对特定的靶点起效果,当药物消灭了存在特定靶点的癌细胞之后,部分不存在特定靶点的癌细胞却依旧能躲过攻击,然后发展壮大。
如果药物发生耐药,患者遗憾去世,是否就说明这个药没有用呢?实际上,临床上衡量疗效的指标并不用仅仅只有总生存期,还有疾病无进展期(药物控制肿瘤的时间)、有效率(肿瘤缩小的比例),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是否改善等。
我们不可否认抗癌药对总生存期没有明显益处的尴尬处境,患者需要更加有疗效的药物,但是也不能忽视科研专家的努力,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上的付出。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种抗癌新药的上市,背后需要经历多少人力物力,经历多少次失败。概括性来说,一个新药的研发上市,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发现抗癌药物靶点,确认其机制,进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进入临床前研究。在这个阶段,科研人员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一般来说每5000~10000个先导化合物能够成功进入临床前研究的,只有250个左右。
药物想要获批上市抗癌新药,还得在人体中证明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需要进行三期临床试验,之前能够成功进入临床前研究的250个先导化合物,最终进入临床研究的不超过5个。
一期初步证明药理和安全性,二期初步评价药物对适应症的作用,三期进一步证明药物对适应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是证明其效果比现在的标准治疗效果更好。
向国家机构进行上市申请,从审批到投产,一般需要两年。这个时候从最开始的5000~10000个先导化合物,最终只有一个能够成功上市。
抗癌药研发周期长,失败率高,成本也是高昂得可怕,据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统计,一个新药的研发平均投入高达25.6亿美元,这也是导致抗癌药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抗癌药是很多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服用的小技巧,以发挥疗效。
抗癌药价格昂贵,同样是以靶向药为例,为了不浪费药物,发挥疗效,一定要注意服用的方式、时间。
首先,保持服药规律,不要贸然停药、增量、减量。正如前文所说,抗癌药的研发要经历漫长的实验,其中也实验确认了药物的最佳剂量,只有按照说明保证剂量服用,才能保持足够的血药浓度,发挥出作用。每天的服药时间也要固定,避免血药浓度波动。
其次,注意药物是餐前吃还是餐后吃。有些药物可能会受到胃酸和食物的影响,最好能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明确服药时间。同时,应该避免和茶水、饮料、咖啡等液体送服,避免其某些成分和药物发生反应,一般用温开水送服即可。
此外,保持药物的剂型完整也很重要。为了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药物的结构往往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不应该碾碎、掰开,甚至是嚼碎了服用,可能会造成药物浓度在体内忽然上升,副作用增加。
最后,药物的保存也要得当。很多人很少重视靶向药的储存,随便找一个柜子放了了事。大部分靶向药需要遮光、密闭保存,部分特殊药物则对温度有要求,需要冷藏。用药的患者需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上的存储方式,避免保存不当而导致药物失效。
癌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抗癌药的研发并不尽如人意,但总有一些药物能突出重围,给予人希望。希望未来每位不幸患癌的人都能有药可用,走向治愈。
若您对癌症新药的研发和治疗进展感兴趣,不妨关注我,我将持续为您带来最新的科学资讯和医学突破。重磅!中国专家成功研发出抗癌药可“饿死”多种癌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zcjh/2023-10-13/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