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康临床试验招募临床试验招募投入应用国产超级“核磁” 助研抗癌新药【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上,国产大科学装置加速催生的应用成果纷呈,蕴含无限商机。
今年8月,位处合肥的中国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介绍,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抗癌新药催生新技术方面具不可替代作用。
今年8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研究员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3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对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在磁场下可以清晰地确认其结构。“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做出来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投入实验。”
2015年,刘青松团队创立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文超介绍,公司运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累计为4000多位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服务,为两百多家企业研制新药提供评价筛选服务。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科研工作者已经转化出了多项现时可用技术。2019年8月,一群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装置上高精度的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成立了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人造太阳’的高功率稳态运行时间处于国际领先,因此我们的太赫兹光学技术起点就在国际前沿。”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成功研制了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系统、太赫兹数字CT(电脑断层扫描)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拿到首批市场订单。
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被称作“前沿科研的眼睛”,中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服务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前沿科研领域。
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近年来联合企业组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制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动力锂电池隔膜成果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据记者了解,在17日举行的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产业峰会上,激光扫描式眼底相机、曲率玻璃智能生成线、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部件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同时线项转化交易成功项目,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82.2亿元人民币。遗传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zcjh/2022-09-28/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