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患者5.7万,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首位。而7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70%的卵巢癌患者初治后3年内就会复发;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这些数据背后是卵巢癌筛查卵巢癌临床试验、确诊和治疗的困境,也是卵巢癌患者家庭背负着的生理、精神和经济负担。跨越5年生存对卵巢癌患者而言,意味着跨过了一道重要的“坎”。
值此卵巢癌防治宣传月,【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庆蕾教授为我们科普卵巢癌防治知识。
高庆蕾教授:卵巢癌素有“沉默杀手”之称,是妇科肿瘤领域最难治的恶性肿瘤。卵巢癌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其“防不胜防”,缺乏很好的早期发现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表现为“三个70%”,即70%的患者发病时即为晚期,预后差;70%的患者治疗以后会出现复发;70%的患者活不过5年。
我国卵巢癌发病率虽然位居第八位,但发病人数却是全球最多的,每年新发病例达6万,死亡病例也达到3万以上。所以,面对如此难治的恶性肿瘤,强调高危因素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卵巢癌并没有特别特殊的高危因素,整体来说,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相关因素、妇科疾病、年龄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卵巢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携带BRCA1或者BRCA2突变,这类女性的卵巢癌发病风险会上升10%-50%,而且发病年龄也偏早。
因此,对于年龄50岁以上的女性,没有生育或者是不孕的,或者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单独服用雌激素药物超过10年的女性,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发生突变的人群,具有卵巢肿瘤或者家族中有乳腺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病例的,都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卵巢癌的发生。
高庆蕾教授:对于没有发生疾病的人群来说,如果具有高风险,就需要接受卵巢癌筛查。筛查的方式包括每半年1次的CA125检查以及妇科超声检查。虽然肿瘤标志物以及超声检查不是那么的有效,但是确实能够发现一部分的卵巢癌人群。我们团队现在也在做一些这方面的努力,以期早期发现卵巢癌。如果已经出现了腹胀、腹痛或者是不规则出血等症状的女性,要尽早就医,接受临床评估,尽可能的做到“早诊早治”。
对于一般风险的人群,比如说没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我们首先建议定期体检,因为体检非常重要,一定不要漏掉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尤其是对于4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体检有助于卵巢癌的早发现和早干预。另外,基因检测也非常重要,需要提前进行基因检测,因为25%的卵巢癌患者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尤其是在我国,更是达到1/3之多。因此具有卵巢癌或者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要尽早去做BRCA基因检测。如果检测到携带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也就是胚系BRCA基因突变的话,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如进行更频繁的体检(3个月1次),同时也鼓励这样的女性在完成生育功能以后进行预防性的附件切除,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卵巢癌的发生。最后,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定期运动、避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Q3. 对于已经确诊的卵巢癌患者,在预防复发和治疗管理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高庆蕾教授:确诊卵巢癌的女性往往需要接受手术、化疗以及维持治疗等,而且70%的患者最终还会复发,所以,卵巢癌其实是一个慢病的管理模式。在这3个过程中,手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实现满意减瘤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对于手术之后的化疗,因为还有维持治疗,化疗的次数可以减少,但化疗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卵巢癌临床试验。最后,维持治疗的应用使得卵巢癌患者复发,尤其BRCA突变患者的复发大大延迟。
PARP抑制剂的出现使得维持治疗成为卵巢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卵巢癌治疗模式已经从过去的“手术+化疗”演变为当前的“手术+化疗+维持治疗”的标准治疗模式。一系列研究证实,在初治或铂敏感复发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后应用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获得非常好的获益,而且有可能实现临床治愈,尤其是在BRCA突变患者中更为多见。所以,通过手术+化疗+维持治疗,患者跨越5年生存大坎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而且更可能会实现更长时间的生存,像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慢病一样长期生活。
对于复发的患者,建议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病灶复发程度——是单中心的还是多灶性复发,能不能实现肿瘤完整切除——选择治疗。如果患者具有手术二次减瘤机会,就给予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但是如果不能切干净,则手术治疗就不能带来获益,这时候化疗和靶向治疗也是非常好的治疗方式。
我们医院牵头做的L-MOCA研究显示,在亚洲(主要是中国患者)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中,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单药维持治疗在全人群中都可看到明显的获益。即使在既往接受过2线以上治疗的BRCA野生型患者中,中位PFS也达到了14.1个月。
高庆蕾教授:对于病人来说,复发是难以接受和面对的,很多人就觉得难治而且不可治愈,觉得基本上走到了悬崖的边缘。但实际上,患者也是可以通过PARP抑制剂获得长生存的。我治疗的患者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患者,她在2015年确诊为卵巢癌IIIC期,在外院完成了手术与化疗。2017年因结肠旁出现转移灶复发来我院,接受了二次减瘤术以及术后的化疗。但因为她有家族遗传性BRCA突变,母亲因为卵巢癌去世,这个阴影一直笼罩着她,每天都在担心复发转移中度日如年。非常幸运的是,2018年,由马丁院士牵头的奥拉帕利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的L-MOCA研究开启,而她也成为我们中心入组的第五名患者,不仅每个月省去了25000元的治疗费用,而且治疗期间依从性非常好,虽然短暂的出现过恶心以及血小板减少,而且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也和我们一起坚持,规范的随访、及时的沟通,到今年8月,她已经创造了服药后60个月未复发的记录,从她确诊卵巢癌到现在已经有8个年头。奥拉帕利当时在做基尼斯世界记录“5”的奇迹的时候,她也特别加入了活动中,号召别的病友像她一样能够战胜卵巢癌,用到更好的药物。
Q5. 9月是卵巢癌防治宣传月,能不能请您为广大的卵巢癌患者送去祝福与寄语?
高庆蕾教授:在这里,我想对广大的卵巢癌患者说,如果没有患卵巢癌最好,但是一定要注意检查,提前预防。如果是已经确诊了卵巢癌的患者,其实50%的患者也是可以活过5年的,一定要有信心。即使在比较晚期的患者,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新药和新的治疗策略。我们中心作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妇科肿瘤是重点方向,此外,还牵头了国家癌症中心卵巢癌单病种质量控制项目,开展了诸多新药临床试验,可以尝试新药以及新的治疗策略。相信通过医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患者有更好的信心战胜卵巢癌。
【肿瘤资讯】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庆蕾教授就L-MOCA研究结果以及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治疗进行专业分析。高庆蕾教授:科学防治卵巢癌突破5年桎梏拥抱美好明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eibotuiguang/2023-10-13/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