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招募马荣教授:2022ASCO卵巢癌哪些药物是可临床应用的“明日之星”?,卵巢癌临床试验原标题:马荣教授:2022ASCO卵巢癌哪些药物是可临床应用的“明日之星”?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最常见的三类。前两者因为临床症状易被察觉,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比例较高,更为大众所熟知。卵巢癌发病率虽然居于第三位,但死亡率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2万名女性被诊断为卵巢癌,死亡2.2万人。由于发病部位隐秘、症状不易显露等原因,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初治时即为晚期。卵巢癌的药物治疗从上世纪60年代的烷化剂到70~80年代的铂类,再到90年代的紫杉醇,再到近年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全面开花,不断发展。卵巢癌的药物治疗又有哪些新的进展,《医师报》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荣教授从卵巢癌化疗、一线维持治疗、复发维持和治疗三个方面介绍2022ASCO年会上卵巢癌治疗的“明日之星”。
1、鲁索利替尼一线新辅助及IDS术后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Ⅰ/Ⅱ期研究。
白细胞介素-6/JAK/STAT3轴通过增加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SC)的生存导致化疗耐药,鲁索利替尼是一种选择性激酶抑制剂,抑制JAK1和JAK2,通过阻断JAK信号转导及STAT通路而发挥作用。NACT入组患者通过组织学诊断和腹腔镜活检,病理学符合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三个周期的P+C(紫杉醇+卡铂)方案,实验组实行三个周期的P+C+RUX(紫杉醇+卡铂+鲁索利替尼)方案。在P+C方案的42例患者中,有3例为BRCA突变型,P+C+RUX方案的105例有17例为BRCA突变型。研究到达终点,鲁索利替尼耐受性良好,其中对照组PFS=11.6月,实验组PFS=14.6月,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了患者的PFS。但是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实验组中3~4级贫血达到64.2%,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达到52.6%。鲁索利替尼对卵巢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2、贝伐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改善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结局: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入组2008-2018年在日本8家机构接受治疗的Ⅲ/Ⅳ期OCCC患者,比较接受Bev治疗的患者与Bev在日本获批前治疗患者的PFS和OS。入组Bev-患者102例,Bev+患者43例。其中Bev-组中Ⅲ期患者占比87%,Bev+组中Ⅲ期患者占比74%。研究结果显示,Bev+组PFS=29.7月,OS=51.4月,Bev-组PFS=12.5月,OS=34.7月,实验组PFS、OS均好于对照组。其中ⅢA-B期的患者获益尤其显著,腹水少患者疗效优于腹水多患者。对于化疗不敏感的肿瘤,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但是R0切除仍是改善患者生存期的最关键因素。
一线、ATHENA-MONO:卢卡帕利用于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Ⅲ期临床试验
该实验入组要求新诊断的Ⅲ~Ⅳ期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完成了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接受了细胞减灭术,达到CR/PR。ECGO/PS评分0或1,既往未接受除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外的其他维持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比例4:4:1:1。A组(n=400)接受卢卡帕利+纳武利尤单抗治疗,B组(n=400)接受卢卡帕利+安慰剂治疗,C组(n=100)接受安慰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D组(n=100)接受安慰剂+安慰剂治疗。
治疗24个月或直到影像学进展,毒性不耐受或其他原因停药。本次分析了B组和D组。ATHENA研究规定化疗期间联合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可以入组进行转换维持,亚组分析显示共有20%的患者仅在化疗阶段使用贝伐,这一部分患者的疗效分析显示,转换维持并不影响患者的PFS,提示了在化疗阶段使用贝伐单抗,后续PARPi单药维持治疗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使用卢卡帕利PFS中位值为20.2,使用安慰剂PFS中位值为9.2。在HRD人群中使用卢卡帕利PFS中位值为28.7,使用安慰剂PFS中位值为11.3。
进行探索性亚组分析,无论BRCA突变或HRD状态如何,卢卡帕利与安慰剂相比均显示获益。安全性汇总显示与既往研究一致。ATHENA-MONO结论显示无论HRD状态,卢卡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均改善卵巢癌患者的PFS,卢卡帕利可以进一步缩小PR患者的残留肿瘤病灶。
2018年6月29日~2019年11月11日,384名患者随机接受尼拉帕利或安慰剂治疗。入组要求FIGO Ⅲ~Ⅳ期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完成了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接受了细胞减灭术,达到CR/PR。将患者2:1随机化分为两组。384名随机患者中,315例为CR,69例为PR,在每个缓解亚组中,两组基线特征相似。
在CR亚组中,尼拉帕利中位PFS=29.4个月,显著长于安慰剂组的8.3个月。在PR亚组中,尼拉帕利中位PFS=19.3个月,显著长于安慰剂组的8.3个月。安全性分析显示,对于接受尼拉帕利治疗的患者,37.7%的CR患者和53.5%的PR患者报告了因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导致的剂量降低。5.7%的CR患者和11.6%的PR患者报告了因TEAE导致的治疗终止。两个尼拉帕利组中≥3级的TEAE的发生率相似。
PRIME研究亚组分析得出结论,针对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含铂化疗后CR或PR患者尼拉帕利均比安慰剂显著延长了PFS。CR患者的中位PFS长于PR患者,但PR亚组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探索。安全性与之前的临床试验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纳入标准:PSR OC,既往接受过PARPi维持治疗,并对其最近的含铂化疗(PBC)产生应答。患者入组分为BRCAm和非BRCAm两个队列,并随机接受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毒性。主要终点为研究患者的PFS。
结果显示,PFS亚组分析奥拉帕利效应一致,亚组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相互作用。CA125是否超过35、是否存在转移灶是患者预后的最重要预测因素,明显影响PFS。在至少有6个月随访期的181例可评价患者中,CA125水平、内脏病变和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是晚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ARPi后进展化疗后PARPi单药临床获益有限。联合用药值得进一步探索。
2、选择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复发OCⅡ期研究
几乎所有的复发性卵巢癌都会出现铂耐药,皮质醇通过抑制细胞毒药物介导的凋亡途径来促进化疗耐药。卵巢癌临床试验皮质醇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发挥作用,GR在卵巢癌细胞中大量表达,且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Relacorilant与GR结合,抑制糖皮质醇的抗凋亡作用,并提高细胞毒药物的疗效。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间歇性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持续性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照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有接受Relacorilant治疗的患者预防性接受G-CSF,以降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对照组中46.7%的患者也接受了G-CSF。
结果表明,间歇性应用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以提高全人群PFS、OS。虽 然ORR相似,但是DoR在间歇治疗组中有显著改善。在间歇治疗组中,27%的患者在24个月时仍存活,对照组仅为14%。调节皮质醇是一种有前景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这是首个使用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铂耐药/难治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和输卵管癌的随机、对照、Ⅱ期研究。本研究患者先前接受了多线次化疗),间歇性治疗组仍观察到Relacorilant+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有显著获益,Ⅲ期研究也计划于2022年开展。
2) R0切除仍然是影响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最关键因素,该类肿瘤对化疗不敏感,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对于化疗不敏感的肿瘤,贝伐单抗的作用更大。
3) ATHENA-MONO结论显示无论HRD状态,卢卡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均改善卵巢癌患者的PFS。
4) 尼拉帕利一线维持CR/PR患者均有PFS获益,CR疗效更优,R0手术是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R患者残余病灶可经尼拉帕利维持治疗进一步缩小。
5) PARPi 之后 PARPi OV38中基线、转移病灶与预后相关,PARPi后进展化疗后PARPi单药临床获益有限,联合用药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6) 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对铂耐药复发PFS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卵巢癌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eibotuiguang/2022-08-13/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