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荨麻疹临床试验,但部分患者治疗无效,增加至常规剂量的2-4倍后治疗仍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CSU治疗的生物制剂,但仍有近一半的患者疗效较差或无效和免疫学学会(AAAA)建议,此类患者应启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治疗,但环孢素毒性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型CSU治疗药物。其他单抗如、Ligelizumab、remibrutinib和fenebrutinib等也有望用于CSU治疗,且目前正用于临床试验评估
国外研究者在Clin Rev Allergy Immunol.(影响因子10.817)发表综述荨麻疹临床试验,结合现阶段CSU治疗方案,对CSU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1。
对于CSU,目前的指南建议以缓解风团为目标进行对症治疗。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会(EAAC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标准剂量的H1抗组胺药作为CSU的一线抗组胺药比第一代更安全,目前推荐作为CSU的一线选择。不过,尽管一些研究表明,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中,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bilastine和氯雷他定用于儿童CSU患者是安全的,但许多国家仍未批准其用于6个月以下儿童。另外,在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中的对比研究发现,在改善CSU患者的整体症状、瘙痒和风团评分方面,奥洛他定的效果优于非索非那定、bilastine、卢帕他定和左西替利嗪,但该研究纳入的许多试验偏倚风险很高,还需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以推荐特定的一线抗组胺药。
更换抗组胺药种类,或联合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以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或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剂量2。目前的研究表明,增加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药物的治疗剂量是有效的。
雷公藤多甙片、环孢素和奥马珠单抗。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mg/kg,分3次口服,使用时需注意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环孢素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但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奥马珠单抗推荐按150-300mg剂量皮下注射,每4周注射1次2。
目前唯一获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CSU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在疗效方面,多个3期随机对照试验(RCTs)表明,对比安慰剂,CSU患者经奥马珠单抗治疗后,其每周评估的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这些研究还发现了奥马珠单抗的剂量-效应关系,即每4周注射300mg以上剂量,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更大。并且奥马珠单抗安全性良好,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因奥马珠单抗治疗而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为1.37(95%置信区间0.67-2.8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奥马利珠单抗获批治疗12岁及以上CSU患者,但限于相关试验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以阐明其疗效和安全性。
鼻窦炎伴鼻息肉和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但尚未在CSU中进行广泛研究。一项试验显示,6名CSU患者在接受高剂量奥马珠单抗治疗后出现难治性荨麻疹,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患者的UAS-7评分有所改善,表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CSU可能有帮助。
接受ligelizumab治疗后荨麻疹得到完全控制的CSU患者比例更多(每4周注射72mg,44%;每4周注射240mg,40%)。而安全性方面,Maurer等人的研究显示,每4周接受240mg ligelizumab治疗的患者中有74%发生了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和注射部位刺激,但是,安慰剂组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治疗组荨麻疹临床试验,表明该不良事件可能与ligelizumab无关。最近一项ligelizumab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的延长试验发现,84.1%的CSU患者至少经历了一次不良事件,但大多为轻度。
有效改善了CSU患者的UAS-7。同样地,在一项2期RCT中,fenebrutinib也显著改善了CSU患者的症状。并且,这两项试验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较少。目前remibrutinib还有两项RCT正在进行中(NCT05032157和NCT0500311)。此外,这两种药物具有口服给药的优势。
Benralizumab是一种白细胞介素(IL)-5Rα单抗,已获批用于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治疗。最近一项RCT显示,9例CSU患者在接受每4周30mg benralizumab治疗后,有5例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有2例患者有部分应答(根据UAS-7评分确定)。目前还有一项RCT(NCT04612725)正在招募患者,预计研究完成日期为2023年5月。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也是CSU的潜在治疗药物。一项病例报道显示,6例CSU患者在TNF-α抑制剂治疗后荨麻疹明显好转。但目前尚未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此外,美泊利珠单抗的一项开放标签试验、单臂、探索性试验正在进行CSU患者招募(NCT03494881)。
CSU的首选治疗为第二代H1抗组胺药,对于高剂量抗组胺药治疗后出现难治性荨麻疹的患者,推荐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有研究发现,ligelizumab在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比奥马珠单抗更优,而度普利尤单抗、benralizumab、美泊利珠单抗等也是CSU的潜在治疗,但目前仍有许多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尚未用于高质量临床试验,还需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52(01):1-5.荨麻疹临床试验后浪推前浪!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中值得期待的新药治疗 最新临床试验招募综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angzhanyunying/2022-11-1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