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乳腺癌临床试验

我国首个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伞型”临床试验成果发布

admin 乳腺癌临床试验 2024-02-21 09:06:38 乳腺癌临床试验

  难治型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总体有效率从不足10%提升至29.8%,7个治疗臂中有4个达到了有效终点……3月2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开展的我国首个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伞型”临床试验公布终点分析结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精准诊疗方案提供了证据支撑,也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全新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的乳腺癌,约占所有新发乳腺癌的10%-20%我国首个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伞型”临床试验成果发布,患者易出现内脏转移,复发风险更高,预后较差,被认为是“最毒、最凶险”的乳腺癌,因其特征庞杂,是否可以细分、如何精准施治,成为近年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研究的焦点。

  为突破难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领衔团队历时5年研究,通过对465例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组学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于2019年绘制了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图谱,并提出了“复旦分型”——将三阴性乳腺癌分出4个不同亚型:免疫调节型、腔面雄激素受体型、基底样免疫抑制型、间质型。

  在此基础上,邵志敏乳腺癌临床试验、王中华教授团队开展了晚期三阴性乳腺癌FUTURE(未来)“伞形”研究,共纳入141例经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绝大部分接受临床常见的六大类化疗药物治疗后发生进展、经历过中位3线处及以上的转移灶,处于“无药可医”的状态。他们被分成7个不同治疗臂,分别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入组患者总人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9.8%,疾病控制率(DCR)达到48.2%,其中,A臂的ORR更达75%,免疫治疗的C臂ORR达43.5%,远远超过此前5%-10%的治疗效果,患者总生存为10.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比于传统化疗也得到近一倍的提升。部分患者入组前疾病复发,但在分型的精准治疗下肿瘤退缩明显,且疾病稳定控制达一年半。

  “这是三阴性乳腺癌精准诊疗研究模式和治疗理念的创新。”王中华教授说,“该临床试验平台还是一个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平台。医生可以根据药物的疗效、新药研发进展、患者的入组情况,动态调整治疗策略,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如果有新的、潜在疗效好的药物研发出来乳腺癌临床试验,可以及时在平台应用。这样的动态管理策略可以最大化的服务患者,给她们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据介绍,研究团队还将基于已有成果开启“升级版本”,持续开展系列研究,不断将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推向到新阶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angzhanyouhua/2024-02-21/61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