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乳腺癌临床试验

【中国之声引领中国实践】艾立布林早线应用为患者赢得更多获益

admin 乳腺癌临床试验 2023-11-24 16:02:17 乳腺癌临床试验

  【中国之声引领中国实践】艾立布林早线应用为患者赢得更多获益艾立布林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登顶ASCO,早线治疗尽显疗效和生活质量双重获益。

  在乳腺癌精准治疗时代,化疗仍是基石。随着乳腺癌学科发展,国家政策和临床指南对化疗药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强调在延长患者生存的同时兼顾生活质量。然而传统化疗药物在两方面表现有待进一步提升,临床上对新型化疗药物有着迫切期待。随着艾立布林在国内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艾立布林凭借其在临床研究中突显的生存获益优势和可感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能顺应当下乳腺癌治疗格局对于化疗药物的要求,落地临床能更好地造福乳腺癌化疗患者。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姚和瑞教授,以及团队的汪颖教授,赵健丽教授等专家开展的一项评估艾立布林用于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早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亮相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摘要号:e13015),研究报告了艾立布林在早线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现状,为艾立布林未来在中国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医学界肿瘤频道”就此特邀姚和瑞教授团队详解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艾立布林在国内获批上市、纳入医保,临床上对于艾立布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艾立布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也不断受到临床的认可。汪颖教授介绍道,“艾立布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可感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佳,是临床指南着力推荐、医生倾向选用艾立布林的重要‘加分项’。”

  因此,艾立布林不仅在国内乳腺癌临床指南,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中获得了I级推荐(1A类证据),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中作为常用化疗药物推荐。同时,也在国外权威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乳腺癌(NCCN-BC)指南、晚期乳腺癌国际共识指南(ABC)获得了优选化疗药物的推荐。

  为了更早地造福更多患者,新药在后线治疗展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后,往往会从后线进行“前移”的尝试。目前,艾立布林在既往国内外临床研究中已经展现了疗效和生活质量双重获益,但因艾立布林在我国临床中的应用时间仍然不长,截至目前报告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仍然有限,且既往研究纳入的都是后线治疗患者,在晚期乳腺癌早线治疗的中国真实世界数据仍近空白。鉴于此,本次姚和瑞教授团队报告的数据聚焦在使用艾立布林一线、二线和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包括治疗方案为艾立布林单药或联合其它药物的患者,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艾立布林在早线应用的有利依据。

  汪颖教授表示,“以这样的标准纳入患者,一方面能够得到更贴近我国临床实际情况的艾立布林治疗循证证据,更好地指导未来临床实践;另一方面还基于既往国外使用艾立布林早线治疗的获益,进一步探索艾立布林在中国晚期乳腺癌人群中的早线治疗,尤其是联合治疗中的价值。”

  由姚和瑞教授、汪颖教授、赵健丽教授开展的这项前瞻性、线例既往接受不超过两轮系统性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目前可评估的患者有47例,其中有12例一线例三线治疗的患者,覆盖了乳腺癌的各个分子分型。患者接受艾立布林单药治疗或与其他化疗、免疫治疗或者抗HER-2靶向治疗进行联合。

  赵健丽教授介绍道:“共有9例患者使用含艾立布林的方案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另外还有24例患者疗效评价为病情稳定(SD),整体的疾病控制率(DCR)达到70.2%。从应用时机上来看,艾立布林单药及其联合方案在早线使用中的疗效更加出色,一线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6个月,二线个月。亚组分析显示,艾立布林治疗肺转移和肝转移患者的PFS可分别达到6.1个月和5.3个月,证明乳腺癌内脏转移的高危人群也能从艾立布林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1]。”在惊艳的

  基础上,艾立布林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同样抢眼。赵健丽教授指出:“既往接受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可感知的不良反应往往以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和外周神经病变为主,这些可感知的不良反应会对患者日常生活有很明显的影响,甚至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因此停药的患者不在少数,生存受到影响。而本次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接受艾立布林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仅为血液学毒性,且往往都是医生临床上熟知且可控可预防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症(2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和血小板减少症(10%),以上为所有等级的不良事件乳腺癌临床试验,并没有发生≥3级的不良事件,也没有与不良事件相关的停药,这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证实艾立布林更能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1]。如果将来我们把艾立布林的使用进一步提前,用到基线情况更好、受既往治疗的毒性影响更小的患者身上,那么在发挥艾立布林疗效优势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从而更好地延长患者生存。”

  姚和瑞教授介绍道:“除评估全部患者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外,艾立布林在乳腺癌早线治疗中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价值也是本次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艾立布林联合化疗、PD-1/L1抑制剂和抗HER-2单抗等靶向治疗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表现都令人满意,整体与既往艾立布林的多项相关临床研究相符[2-5]。”新一代微管抑制剂艾立布林在联合治疗中展现的使用前景主要是基于以下特点

  改善肿瘤血液灌注提升联合抗肿瘤药物的组织渗透性,从而实现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达到‘1+1>2’的效果[6-7]。同时,艾立布林具有可感知不良反应少、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这使其更适用于晚期乳腺癌的联合治疗。既往临床试验显示,艾立布林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的1-3线治疗MBC患者的ORR达到43%,中位PFS达到7.2个月[2];艾立布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 MBC患者中位PFS达到8.3个月[3];艾立布林联合PD-1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小分子药物用于中国≥2线mTNBC患者,ORR达到40.0%,中位PFS达到8.2个月[4];艾立布林联合曲妥珠单抗以及帕妥珠单抗1线阳性MBC患者ORR达80.0%,中位PFS达到23.1个月[5]。值得注意的是,各项研究中艾立布林治疗整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这些都为艾立布林用于晚期乳腺癌的联合治疗,尤其是在早线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充分依据。姚和瑞教授总结道:“随着艾立布林进入医保,临床实践中对艾立布林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线,从过去的三线或三线以上,到现在的前线使用,我们希望在提高患者抗肿瘤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完善这项真实世界研究,通过评估艾立布林在乳腺癌早线治疗、联合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艾立布林早线治疗和联合用药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乳腺肿瘤患者提供更科学、更优秀的治疗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angzhanyouhua/2023-11-24/515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