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试验11月8日2时22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回应“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疑受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致多人患癌”等信息,全文如下:
2023年11月7日,我院关注到网络上有传播“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疑受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致多人患癌”等信息。医院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初步了解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我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我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具体情况如下:
黄某,女,2017年至2022年在我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22年7月博士毕业后入职我院乳腺外科,从事临床工作。2023年10月被确诊患胰腺癌并接受手术,目前情况稳定。
刘某,男,2013年至2018年在我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18年8月博士毕业后入职我院乳腺外科,从事临床工作。2023年6月被确诊患滑膜肉瘤并接受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以上两位职工患病后,医院一直关心其健康情况,组织专家会诊、探望和慰问。另有1名进修人员为某外地医院毕业博士生。2021年来我院进修一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已于2022年4月结束进修离开广州,2023年在工作当地被诊断为乳腺癌。
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成立以来,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
针对公众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切,我院将一如既往守好安全红线,并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督,也感谢网民对我们提出意见建议。针对将患癌与实验室或者试剂接触进行关联的关切,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11月7日,网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6个学生集体患癌”,相关网贴称一名学生罹患胰腺癌肝转移,另有5名学生情况待确认。就此,红星新闻致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纪检科,一名工作人员称医院已知悉此事,并已有专门人员进行核查。
据南方网报道,该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办公室相关人士曾进行回应,称网上相关信息是不实信息。但知情人士则透露,网贴中所传的学生中,确有一名博士诊断为胰腺癌,但其团队包括硕博研究生和科研助理等共37人,其他在实验室人员均情况良好。
红星新闻向该院一名曾于乳腺外科学习的医生核实情况,该医生回应称关于网上所传信息是“假的”,但并未进一步作出说明乳腺癌临床试验。该院门诊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相关信息所涉及的相关老师,目前仍在院内正常工作。
乳腺癌指的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人数近年来已位列我国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乳腺外科学生因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集体患癌?中山二院:2医生+1进修人员!乳腺癌十要点!。尽管乳腺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
这是因为早期乳腺癌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只有定期乳腺癌筛查,才能尽早发现,并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通常建议35-64岁妇女应至少每2-3年进行乳腺癌筛查,而高风险人群可适当增加筛查频率。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到晚期下降至30%左右。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完全有可能治愈,治疗费用更低,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恶变的可能性很小,不需要过度恐慌,但不典型增生等乳腺高危病变会有恶变为乳腺癌的可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angzhanyouhua/2023-11-10/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