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患者束手无策怎么办?四大T细胞疗法纷纷发力,激发人体最强抗癌力!
由于肝癌的病因特别复杂,为进一步提升肝癌治疗的效果,需要以“组合拳”,即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质子治疗等。
我国是肝癌高发及死亡大国,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基本上以全球20%的人口认领了超过50%的肝癌患者。不仅具有高死亡率,而且早期肝癌极难发现。9成以上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此时已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致使5年生存率仅为12%,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低至3%。
90%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就已处于中期或终末期,尤其是晚期弥漫性肝癌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不足3个月。
目前肝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肝切除或肝移植)、放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中晚期肝癌患者一般已经不具有手术移植的价值,而细胞免疫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对于肿瘤细胞存在极强的杀伤力,对于恶性肿瘤属于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疗法”,可谓是风头正盛!尤其是细胞免疫疗法在肝癌方面的临床研究一直都从未停歇,有望打破中国肝癌患者多年来的“枷锁”!
众所周知,作为白细胞的一种,T细胞在癌症的监控和杀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人体内的“特种兵”,一旦遇到癌细胞,便会主动出击,歼灭敌人,因此称为“杀手T细胞”!
人体内存在数十亿个T细胞,每时每刻这些T细胞都在和癌细胞进行猛烈搏斗。来自美国国立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团队利用晶格层光显微镜技术,连续拍摄到T细胞与癌细胞之间战斗的场景。
然而癌细胞为了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会伪装自己,让T细胞无法识别出它们,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如何唤醒体内的T细胞、提高T细胞的活性、挖掘新型T细胞来对抗癌症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者们研发的方向。
目前,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有CAR-T疗法、TCR-T疗法、TILs疗法、CTL疗法等已问世。接下来,无癌家园小编就对目前生物医药兴业中的四大T细胞免疫疗法进行大致介绍,着重盘点关于晚期肝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CAR-T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目前,随着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前后在中国获批上市,西达基奥仑赛被美国FDA获批上市,癌症治疗领域火速掀起一阵“CAR-T热”。当前应用CAR-T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靶点主要是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2020年5月5日的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临床肿瘤研究)》上,在两项前瞻性I期研究中,患有晚期GPC3 + HCC的成年患者(Child-Pugh A)在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诱导的淋巴清除后接受了自体CAR-GPC3 T细胞疗法。主要目的是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截止到2019年7月24日,共有13例患者接受了中位值为19.9×108的CAR-GPC3 T细胞。所有患者均为GPC3阳性,均接受过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或全身性的系统治疗,都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
其中有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所有患者6个月、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42.0%和10.5%,中位生存时间(OS)为278天(39.7周)。
2021年ASCO年会上我国医学研究者们首次公布了靶向GPC3的CAR-T药物(Ori-CAR-001)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该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Ori-CAR-001在GPC3阳性复发/难治性患者中表现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至2021年3月10日,共纳入11名接受细胞输注的复发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患有晚期肝细胞癌,并且经过化疗、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靶向治疗均无效。9例可评估受试者中,4例达到部分缓解 (PR),3例达到疾病稳定 (SD),2例出现疾病进展 (PD),客观缓解率为44%,疾病控制率达到78%。
在数据截止时,受试者007的部分缓解时间6个月,其肿瘤体积在细胞治疗输注后1个月减少了80%以上。(截至2021年6月,该受试者已超过8个月的疾病控制,随访仍在进行中)。受试者012是1例弥漫型、巨块型晚期肝癌患者,曾接受过12次以上的TACE治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不幸的是均无效,随后参与本研究。
在输注CAR-T细胞后的第28天,受试者MRI结果显示最大肿瘤直径从最初的133毫米减少至9毫米,缩小超过93%。目前,该受试者正在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第3个月的评估,MRI扫描显示此肿瘤几乎消失。此外,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的特定肿瘤标志物)水平从基线/ng/ml 下降到第1个月的1148.9ng/ml,并在第3个月下降到746.7ng/ml输注(正常范围40ng/ml),证明Ori-CAR-001在晚期肝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初步疗效。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是glypican-3(GPC3,主要是肝癌)。
其中1例晚期肝癌患者接受了瘤内注射CAR-T治疗,治疗后肝脏病灶代谢基本消失。
CAR-T细胞注射60天后,虽然2个肺部结节的尺寸没有显著的改变,但在第10天时肝脏肿瘤病变(1.2×1.3cm)显著收缩,注射GPC3-7×19 CAR-T细胞第32天后则完全消失。
患者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并且根据 CT 上的标准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 (RECIST) 1.1 版进行了分期评估,显示部分缓解 (PR)。
2022年8月18日,科济药业宣布,《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其自主研发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CT011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长期生存案例报告。
此项研究报道了1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细胞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CR)和长期生存。
这是一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的60岁男性,CT011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耐受性良好。患者从第3个月开始达到部分缓解(PR),并在第一个 CT011 输注周期后的第12个月达到完全缓解。肿瘤超过36个月(超3年)没有进展,在第一次输注后保持完全缓解状态超过24个月。
CAR-T细胞和TCR-T细胞都属于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T细胞。相较于CAR-T疗法,TC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TCR-T细胞疗法可识别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来源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已从最开始的基础免疫研究走进临床应用,在实体瘤中显示出初步疗效,成为目前最有可能在实体瘤领域中取得突破的T细胞免疫疗法!
2022年5月9日,星汉德生物的SCG101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得新加坡药监局(HSA)的临床试验批准。而在3月1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显示,SCG101自体T细胞注射液成功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肝癌临床试验。
2022年4月20日,香雪生命科学的创新产品TAEST1901注射液,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临床试验许可,拟用于治疗组织基因型为HLA-A*02:01、肿瘤抗原AFP表达为阳性的晚期肝癌或其它晚期肿瘤。
2022年6月23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肝病大会 (ILC) 2022 年会上,星汉德生物公司首次公布了其靶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TCR-T疗法SCG101的临床试验中期数据,此次试验主要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
其数据显示,在3例 HLA-A*02:01阳性的晚期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三分之二的观察到病灶缩小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得到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患者曾接受过至少两种癌症治疗。研究表明,SCG101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疾病控制率可达66%!
SCG科学创始人Ulrike Protzer教授表示,这是首个靶向HBsAg细胞治疗获得临床概念验证,是TCR-T细胞治疗在病毒相关实体瘤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SCG101的临床试验结果首次表明了,靶向HBsAg的TCR-T疗法可以为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癌患者带来双重获益肝癌临床试验,还可以考虑将乙型肝炎作为肝癌患者诊断和治疗计划的一个因素。SCG101的首战告捷对于广大肝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有望解决目前的治疗窘境。
2022年7月4日,曾研发出中国第2款CAR-T产品瑞基奥伦赛的药明巨诺宣布,已经启动其研发的创新型细胞免疫治疗药物JWATM204的I期临床研究。JWATM204是一款靶向GPC3的T细胞免疫疗法,针对的是晚期肝细胞癌。此次临床研究也是该治疗方案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这意味着药明巨诺在T细胞疗法治疗实体瘤的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据公开信息显示,JWATM204这款免疫T细胞治疗药物,不仅结合了GPC3单克隆抗体的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优势,还拥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JWATM204在肝细胞癌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开发潜力。因此,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款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抗肿瘤活性。
TILs疗法,简单点讲就是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分离纯化,挑选出其中能特异性抗癌的淋巴细胞,扩增活化后回输。这类疗法拥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近年来在宫颈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都给出了不俗的数据。
这个疗法相当于直接从战场上拉回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经过一轮“政治审查”和业务能力“大比拼”,把内奸、叛徒尽量剔除出去,留下战斗力最强的,提供补给,再重新送回战场继续战斗。
放眼整个行业,“基于TILS细胞的创新型疗法LN-144(Lifileucel)获批”的呼声尤其大,TILs疗法作为“古老”的细胞疗法有望在近期迎来首款获批产品,其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的巨大潜力不可小觑,实力强劲,较为“出圈”。
据Iovance公司最新消息透露,TIL疗法lifileucel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完成时间预计将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如果顺利获批,lifileucel将成为首款TILs疗法。
近日,《临床外科杂志》在线发表了国内学者关于TILs疗法技术在晚期肝癌中的临床试验,并观测到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TILs是一种过继性细胞疗法,分为两类:无筛选型TILs和筛查型TILs。随着抗PD-1治疗对肿瘤免疫逃避机制的抑制,以淋巴细胞为代表的肿瘤杀伤细胞可能对肿瘤发挥更佳的杀伤效应。TILs联合抗PD-1治疗理论上将会对肿瘤细胞发挥更有效地协同杀伤作用,这有望成为一种具有重大治疗前景的新型免疫联合治疗模式。
在目前进行的4例临床试验中,3例晚期肝细胞癌和1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TILs体外扩增和回输均获得成功,TILs的最高扩增量达到3.5×1010个细胞。在4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I级不良反应,4例患者细胞注射前后均未发生III/IV级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这两例晚期肝癌患者随访时间已经超过1年。
这是目前国内外首次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过继性免疫疗法在晚期肝癌上观察到显著疗效。研究表明,TILs体外扩增后回输联合抗PD-1单抗治疗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近年来,针对这部分患者,研究者们一直在研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其中就有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技术,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癌细胞特有的、正常细胞上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蛋白质做诱饵,把外周血中那“万里挑一”的真正能抗癌的淋巴细胞,挑选出来,然后在体外进一步改良和扩增,然后回输给患者。
多靶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MTCA)-CTL免疫疗法是国内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免疫治疗模式。在保证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伤性NK-T细胞扩增的同时,定向扩增MHC限制性的CD8+特异性CTL细胞,使其在细胞产品中的比率可达到60%~70%。这种杀伤细胞的共同作用,使杀伤肿瘤细胞的效率更高。
最后,无癌家园小编要告诫各位癌友不要错过任何治疗的机会,以延长生存期。由于肝癌的病因特别复杂,为进一步提升肝癌治疗的效果,需要以“组合拳”,即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质子治疗等。晚期肝癌患者束手无策怎么办?四大T细胞疗法纷纷发力激发人体最强抗癌力!_肝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招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wangluoyingxiao/2023-02-12/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