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是基于广泛的全球临床实践而制定,是国际上权威性最高的指南。近日,NCCN更新,发布了
1.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时给予体格检查、血常规、尿液分析、代谢学检查肾癌临床试验、腹部/盆腔的CT或MRI以及胸部的CT或胸X线.当临床发现有任何可疑指征,可进一步行骨扫描、脑MRI,甚至考虑穿刺活检,以帮助明确肿瘤诊断,指导给予监测、冷冻治疗或射频消融等治疗决策。
3.若怀疑尿路上皮癌(如中央型肿物),则可以考虑行尿液细胞学检查、输尿管镜检查。若患者存在远端转移或无法耐受输尿管镜检查的情况,则可以行经皮穿刺活检。如果患者年龄≤46岁且存在多发肾囊肿,同时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史,则考虑进行遗传风险评估。
此时期患者建议首选肾部分切除术,也可行消融手术并积极监测。部分选择性患者可选择根治性肾切除术。
此时期可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监测或者采取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
此时期患者可能不适合继续监测,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
若原发灶有潜在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则考虑组织取样。对于部分选择性患者,可行减瘤性肾切除术;对于部分伴有高危特征的透明细胞癌患者,则首选系统治疗。
:(1)无论组织学为透明细胞型还是非透明细胞型,对于寡转移(转移/复发病灶≤5个,并且原发病灶控制情况较为稳定)的患者,可行转移瘤切除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向消融手术或最佳支持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或RANK配体抑制剂),目的是完全切除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
(2)组织学为透明细胞型的肿瘤,则参加临床试验或选择一线治疗;组织学为非透明细胞型的肿瘤,则首选参加临床试验,也可选择系统治疗。
(3)对于组织学为透明细胞型的肿瘤,建议在(1)的治疗后,术后1年内行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
注:NCCN认为任何肿瘤患者均可在临床试验中获得最佳治疗,因而鼓励肿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此外,对于因身体情况而无法手术的Ⅰ期、Ⅱ期和/或Ⅲ期肾癌患者,可考虑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各期均需要积极监测,其中Ⅱ期、Ⅲ期(组织学为透明细胞型)需要行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尤其Ⅲ期(组织学为透明细胞型),可能还需要舒尼替尼辅助治疗。
积极监测期间以及消融手术后,建议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初期6个月内行1次)、胸部影像学检查(1次/年)、肾肿瘤活检(根据临床指征而定)。对于活检证实为低危肾癌或活检无法诊断以及从未接受活检的患者,建议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Ⅱ期、Ⅲ期
总之,除上述所述,临床仍需关注远期随访(>5年),包括但不限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各部位影像学检查,以及高危因素评估,目的是了解患者肾功能情况,进一步制定利于患者预后的个性化方案。群康临床试验招募临床试验招募2022《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一文总结3方面内容!?肾癌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shichangyingxiao/2023-02-12/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