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药临床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临床试验招募十余款1类新药获批丨CDE周报新药

admin 新药临床 2022-09-21 21:59:23 新药临床

  新药临床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近期有多款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通过“默示许可”。这些产品包括等,涵盖适应症包括肿瘤、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蛋白尿性肾小球疾病、罕见致盲性眼病等。本文中,我们将挑选其中部分1类新药作介绍,供读者参阅(排名不分先后)。

  公开资料显示,TRPC6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引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而抑制TRPC6通道有望用于治疗该类疾病。根据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开资料,BI 764198是一款强效且具有选择性的受体操纵式阳离子通道(TRPC6)抑制剂,目前正在海外开展2期临床研究。该药本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适应症为蛋白尿性肾小球疾病,例如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pFSGS),以降低尿蛋白/肌酐比 (uPCR) 1.5 g/g的患者疾病进展和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是一种罕见的、异源性和可能危及生命的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白细胞介素-36(IL-36)是树突细胞和T细胞的强效调节剂。慢性病研究表明,IL-36在皮肤中大量表达,并在银屑病等皮肤病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Imsidolimab(ANB019)是AnaptysBio公司开发的一款抑制IL-36R功能的抗体。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有皮下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8天。早先该药已经在2期临床试验中证明了对泛GP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于2020年获得美国FDA针对该适应症的孤儿药资格。目前,imsidolimab已经启动针对中重度GPP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GEMINI-1研究),完成GEMINI-1研究的患者将进入后续的GEMINI-2试验,评估每月皮下注射imsidolimab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次该药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适应症为GPP。

  公开资料显示,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是一种典型的致盲性罕见病,患者在婴幼儿期发病,几乎所有患者最终进展为完全失明。FT-001是方拓生物( Frontera Therapeutics)首个创新产品,是一款针对RPE65基因变异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病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治疗药物。该药已经于今年7月在美国获批临床。本次它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适应症为RPE65双等位基因变异相关视网膜变性。方拓生物创立于2019年,聚焦罕见病及慢性疾病领域,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基因治疗产品。

  Mupadolimab(CPI-006)是Corvus公司开发的一种人源化抗CD73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酶CD73结合并显示阻断其催化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产生腺苷。此外,该产品的特殊设计还使其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运输能力,进一步降低癌细胞的破坏能力。根据Corvus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预计在2022年启动一项2期临床试验,评估upadolimab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在中国,和剂药业拥有该药的开发权益,并将于2022年启动针对肺癌和头颈癌的1期临床试验。

  据泉生生物公开资料介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脐带,其免疫原性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上调Treg细胞功能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抑制B细胞增殖分化、调节NK细胞活性和阻止树突状细胞成熟等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有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分化、再生修复功能,可参与患者受损组织和细胞的再生,以及具有向病变滑膜聚集的特点,进而促进受损关节组织的修复。由泉生生物研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已经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轻至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本次,该产品获得两项新适应症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分别为注射给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注射给药用于Ⅱ度烧伤。

  步长生物为步长制药控股子公司。根据步长制药公开资料,BC008-1A注射液为一款重组抗PD-1/TIGIT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可通过直接阻断PD-1及TIGIT信号通路,解除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达到增强免疫监视、群康临床试验招募临床试验招募十余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丨CDE周报新药临床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该药本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

  1-磷酸鞘氨醇(S1P) 是引起淋巴细胞迁移的重要因素。在S1P受体的5种亚型中,S1P1对淋巴细胞迁移的调节作用最强,而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被认为是一种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S1P1调节剂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

  据弘益药业公开资料介绍,HE009片是一种新型高效、高选择性S1P1调节剂,通过调控炎症和免疫反应来实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缓解和治疗,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合理的安全窗和治疗窗。本次,新药临床该药获批临床后,即将开展针对SLE适应症的1期临床研究。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官方资料,安喹利司片是一款PI3K小分子抑制剂。PI3K信号可能导致恶性B细胞的增殖,并在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PI3K是新药研发的前沿靶点之一。本次,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及振东制药共同申报的安喹利司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实体肿瘤。

  除了上述产品,本周还有多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如渤健(Biogen)公司申报的潜在“first-in-class”LRRK2小分子抑制剂、武田(Takeda)公司申报的潜在“first-in-class”免疫靶向减毒细胞因子、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潜在“first-in-class”纤维反应性单克隆抗体、Idorsia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等等,此处不再一一介绍。希望这些在研产品后续进展顺利,早日造福患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qzgl/2022-09-21/31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