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药临床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张力:见证中国肺癌临床研究 30 年_新药试验招募

admin 新药临床 2022-08-27 07:21:21 新药临床

  8·19中国医师节,这一天是全国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共同的节日。癌症是医学尚未攻克的难题,在这条注定艰难的道路上,医生和患者并肩而战,他们面临的压力、他们需要的勇气可能并不为外人所知。患者都期待遇到优秀的医生,“好医生”身上究竟有哪些共同点?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新民周刊》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无疑是“癌症大国”。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居癌症之首,2020 年新发患者约81.5 万人,死亡约 71.4 万人。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力教授,出身医学世家,当年从很高的起点进入肺癌领域:1993 年,她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李龙芸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

  在那个年代,肺癌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病,因此研究肺癌的专家屈指可数。而李龙芸教授从 1986 年就开展了前瞻性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研究,并参加了国家“九五”、 “十五”、“973”等有关肺癌攻关课题研究。这也让张力教授跟着导师进入了我国肺癌研究的最前沿。

  张力教授说,从跨入行业就意识到,临床实践、临床研究和临床药理是完全糅合在一起的,分不开。

  “我刚工作那会儿,协和医院呼吸科的肺癌团队人手特别少。最早,我和导师做临床研究,我俩手上同时会有七八个研究项目。”张力教授告诉《新民周刊》,当时他们没有 CRC(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临床研究协调员 )这样的研究助理,病人入组、填表、随访、总结,都是她一个人完成。

  “我自己特别得益于临床研究的训练。它既培训了我的科研能力,也培训了我的临床能力。”让张力教授感到幸运的是,她一开始跟着李龙芸教授做的临床科研项目,很多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虽然要求很严格,但是为她后来 20 多年的临床研究打下了规范的基础。

  在张力教授看来,“每一个临床研究开始之前,必须要了解领域发展现状,找到研究创新点,明确研究目的,然后才是整套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否符合科学、伦理,是否有可行性,整套内容下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临床研究。这个过程,对整个领域最前沿的内容都有所了解,保证我的研究一定是前瞻性的”。

  20 多年来,张力教授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了 50 余项国内外临床新药的研发工作,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回过头去看,张力教授见证了中国肺癌临床新药研发从无到有的过程。

  “我刚从事肺癌诊疗的时候,肺癌的主要诊疗方式就是化疗,如果患者有不良副反应,医生会配点止吐药,白细胞低了就配点利血生。可以说,医生开给病人的药十分有限。”张力教授回忆说,当时新药临床研究也十分缓慢,全国针对肺癌的临床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天津和北京。北京协和医院就是其中之一。群康临床试验招募张力:见证中国肺癌临床研究 30 年_新药临床临床试验招募

  当被问及 50 余项国内外临床新药的研发工作,哪一项最让她难忘时,张力教授提到了国产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研发,她也因此荣获 2015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张力教授最先把这个靶向治疗药用于临床,并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为盐酸埃克替尼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并成功上市作出了重要贡献。盐酸埃克替尼曾被卫生部原部长陈竺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当然,临床新药研发,很多时候可能会有挫折,而且,临床新药研发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比如说在某款药物I 期研究的时候,它有一个剂量爬坡,也就是说我们要探索到它对于病人的有效剂量之后,还要探索它对于病人的最大耐受剂量。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肯定是存在风险的。”

  在张力教授看来,临床科研人员非常感激愿意接受新药测试的病人,他们为肺癌治疗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没有病人的配合,医生无法“孤军作战”与肺癌做抗争。

  之前,肺癌创新药研发第一梯队在美国和日本,欧盟是第二梯队,中国只能算第三梯队。而近五年来,中国在肺癌的临床研究上逐渐跻身第二梯队。“以前叫‘十年磨一剑’,可能新药需要十年才能上市,现在这一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张力教授指出,一方面是我们国家新药研发的技术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愿意参加新药研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她举例,自己团队做的某款靶向药的临床研发,需要 400 例病人入组,一年时间就满员了。

  而张力教授收治的肺癌晚期病人,从最早的中位生存期只有 8 个月,到了现在延长到三年左右。

  随着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的不断增加,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如今已经是资深专家的张力教授,为每位病人看病的时间反而花得更多了。

  遇到第一次来的肺部肿瘤病人(一般都在外院做过多次检查和治疗),张力教授会先把既往片子一张张按照先后顺序摆开,然后,一一对比。针对患者病灶的变化,她要弄清变化出现的时间点,这期间接受过什么治疗,是属于治疗不够充分,还是出现了新的耐药靶点,还是因为病人漏服了药物……“我刚开始工作时可能一次门诊看70 个病人,现在顶多 30 个,因为每个病人的情况都要研究透,和他说明白,对他负责。”

  由于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不少患者都会自学一些医学知识,但有时候医生也不得不因为病人的“自学”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沟通。“我有个病人做过肝移植,他提出想要做免疫治疗。这个病人是知识分子,很有主见。新药临床为了说服他,我和我带的研究生特意去查了相关文献,把他情况做了 PPT 帮助他理解,告诉他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他的家人也感叹我们工作那么细致。”癌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qzgl/2022-08-27/25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