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节炎的新方式——干细胞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但是与此同时,饮食无忧的年代体重超标现象也极为普遍,体重超标加重了承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脊柱)的负荷,使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骨关节炎,又称退化性关节炎,是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中国40岁以上群体骨关节炎患病率近50%。
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不止好发于中老年人,对于运动员来说,长期的运动训练和关节磨损也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此外,上班族、司机族、高跟鞋族等年轻群体也是疾病的易发人群。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和年龄密切相关。据统计关节炎临床试验,我国骨关节炎总患病率约15%,60 岁以上人群超过 50%,75 岁以上更是高达 80%,且随老龄化不断上升。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最早、最主要的病理改变在关节软骨,软骨几乎没有再生能力,疾病发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
关节软骨受到损伤后,自我愈合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损伤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骨关节炎,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运动系统(软骨、骨、肌肉、肌腱、韧带)损伤患者,其中30-50%为肌腱/韧带损伤,常发展为慢性肌腱炎或肌腱末端病。
全球约15%的人口患有关节疾病,估计到2020年患者将加倍。在中国约有1.2亿人患有关节疾病,在60岁和70岁以上的人群分别有55%和80%的人患有骨关节放性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发生率上升为13%-16%。
大部分疾病治愈困难,导致大量患者长期疼痛和不适是许多运动员退役和普通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
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仅在美国就有3000万人受到影响,其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膝关节是OA最常见的部位,约占全部OA患者的80%。OA的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关节内注射(IA)仍然是OA非手术治疗方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在提供短期疼痛缓解和改善关节功能的同时,伤害风险很低。存在几种类型的IA注射,包括(CS)、富血小板血浆(PRP)、透明质酸(HA)、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等。手术治疗即进行关节置换手术,这是OA治疗的最终手段。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激素、外敷、理疗和手术,尽量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缓解病人的痛苦,但达不到治本的目的,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和缺点,临床急需开发新型药物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软骨部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缺失是导致骨关节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软骨受损,体内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能力和促进软骨再生能力减弱,加上炎症的入侵加速软骨的分解和磨损,造成不可逆病理,在某些情况下,所有的软骨都可能磨损,留下相互摩擦的骨头,引起疼痛。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引起了骨科领域的关注。基于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作用,干细胞疗法在骨关节炎疾病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多种细胞替代机体受损的细胞,还可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干细胞的这种特性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和促进骨、软骨组织的再生,从而修复关节组织。
因为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种尚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定向分化成为多种人体组织器官的能力。它既是组织再生也是机体保持年轻健康的关键干细胞治疗在关节疾病过程中具有免疫抑制、抗炎和旁分泌作用,为关节腔创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干细胞分泌或刺激周围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各类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CD4+CD25+Foxp3+T调节细胞、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和NK细胞、上调巨噬细胞的抗炎表型来调节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反应,阻碍单核细胞成熟和T细胞增殖。
因此,回输干细胞可以替代受损细胞,并修复受损部位。同时,还可以在移植部位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
2017年2月,“Tissue Engineering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来评估同种异体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组成的新药物促进关节软骨再生的安全性和功效。他们选取了Kellgren-Lawrence 3级骨关节炎和ICRS 4级软骨缺陷的患者,在他们病变的部位涂抹同种异体脐带干细胞和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复合物。
在一个长达7年的随访中,他们评估了安全性、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国际关节文献委员会的主管评分、MRI结果以及组织学评价。结果显示,在参加实验的7名患者中,12周的关节镜检查时观察到成熟的修复组织,24周时VAS和IKDC评分得到改善。
在7年的随访中,临床改善结果是稳定的。1年的组织学检查发现透明样软骨的生成,第3年的MRI 显示持续性的再生软骨。观察到仅5个轻度的中枢性治疗-紧急不良事件。7年内没有骨形成或肿瘤发生的病例。该新型基于干细胞的药物产品的应用对骨关节炎软骨的再生是安全和有效的。
2017年,浙江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报告显示,他们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进行关节腔注射,以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并与透明质酸钠进行对照。结果显示,hUC-MSCs 能更快速、更显著、更持久地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且4次注射疗效优于2次注射。
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注册了两项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编号分别为NCT03357770 及NCT03358654),采用关节腔内注射同种异体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该项目即将进行患者招募,目前该临床试验方案已经公布。
按揉关节周围软组织,起到松解作用。推股四头肌,顺着膝关节间隙推,让肌肉松解。还可以轻轻拍打膝关节周围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坐在沙发上时,将脚抬起,脚尖与脚呈90°关节炎临床试验, 身体坐直,隔30秒到1分钟休息一下,反复绷直 (锻炼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及大腿后侧腘绳肌、腓肠肌)。
躺在床上时,可平躺,单腿抬起,脚尖与脚呈90°,坚持30秒后,慢慢放下,两腿交换练习。
干细胞疗法作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代疾病治疗途径,已成为21世纪各国科学家研究应用的热点。
干细胞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的巨大价值,在修复组织缺损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干细胞的了解将更为全面和深刻,不久的将来,更高证据水平的研究和更有突破性的细胞治疗技术会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干细胞会被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diguojianzhan/2023-12-09/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