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 精准放疗让肿瘤“打包走人”专家支招“抗癌斗士”如何应对不良反应肿瘤放射治疗(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疗像一位专注的艺术家,用它的画笔精确地在肿瘤上“作画”,同时尽力保护周围的健康细胞。但有时,“作画”的笔触可能会留下一些不受欢迎的“痕迹”,比如放疗中常见的皮肤反应和口腔问题头颈癌临床试验。刘宜敏教授介绍,针对各个部位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实现“逐个击破”,肿瘤患者也可以安稳地度过放疗治疗期,尽量降低副作用的影响。
放射治疗需要穿透皮肤以杀灭肿瘤,因此受照射区域的皮肤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因此,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温柔、小心地对待皮肤。刘宜敏教授建议,患者可以换上宽松、棉质、大圆领的衣服,让皮肤可以“自由呼吸”;外出时打遮阳伞、做好防晒,洗澡时摩擦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
此外,患者还应该特别关注皮肤的各种“小状况”。特别注意使用皮肤辐射防护剂,每日至少涂抹4-5次(但在放疗前2小时不要涂抹)。如果局部出现皮肤瘙痒,可以常备冰片滑石粉等药物。如果出现湿性皮炎或溃疡,一定要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要应对口腔黏膜中出现的各种不适,患者应远离烟酒和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定时刷牙漱口。如果出现溃疡或疼痛,要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漱口水和药物。
对于放疗患者,专家建议每日使用金银花煮水漱口,或者用淡盐水漱口超过30次/日,同时增加水分和营养摄入。如果口腔溃疡和疼痛影响进食和饮水,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如抗生素类用药、适量激素、雾化治疗,及特殊配方的止痛漱口液(含有利多卡因、维生素B12、、表皮生长因子等)。中医药方如西瓜霜、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等,也可以帮助缓解口腔黏膜症状。如果疼痛加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弱阿片类止痛药。
对于口腔中出现大片状“白膜”的患者,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应立即就医,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制霉素片后进行充分漱口,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
味觉改变和食欲下降是放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体验的“过山车之旅”,但别担心,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稳定这趟“旅程”。多喝水、少食多餐,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些可以给味蕾一个“温柔的拥抱”,帮助它们从“过山车”上安全“着陆”。
另外,头颈部运动障碍和张口困难也是放疗常见的副作用。耳朵“不合作”或下颌关节的僵硬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和医生保持沟通、坚持必要的功能练习来解决。
我院肿瘤科放疗专科独创了“头颈功能训练三部曲”和“张口训练五部曲”方法(如图所示),这些锻炼能帮助患者减轻运动障碍,逐步恢复功能,在抗癌的道路上“更有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与头颈部肿瘤的抗争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属于每个“抗癌斗士”的超能力。刘宜敏教授建议,患者应该与医生定期沟通,跟踪治疗进度,坚持后续的功能锻炼,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情和积极的治疗态度,每一位肿瘤科医生都始终与患者并肩作战,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色彩。
我院放疗科主任、肿瘤科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主任、肿瘤科教职工支部书记。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放射肿瘤学专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卫健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省放射卫评、环评专家,华南名医岭南名医,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放射治疗管理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离子放射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头颈癌临床试验,广州市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学专委员会顾问,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医学科学院特聘院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baikechuangjian/2024-02-05/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