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颈癌临床试验

NSCLC最大规模伞式研究数据出炉;胰腺癌术后即刻拔除鼻胃管安全可行|肿瘤情报

admin 头颈癌临床试验 2024-02-05 13:24:28 头颈癌临床试验

  头颈癌临床试验没关系,“肿瘤情报”就是为您量身打造的新闻专栏。从7月13日开始,我们将在每个工作日更新,为您推送最新鲜、最专业、最重磅的肿瘤圈新鲜事儿!

  Ps:本专栏长期招募兼职“情报员”,有意者请加小编微信yxj-oncology详聊~

  Nature:NSCLC最大规模伞式研究探索不同基因变异靶向治疗的预后

  JAMA Surgery:一线FOLFIRINOX对比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局限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接近

  JCO:CAR-T细胞治疗药物Axi-cel治疗复发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结果相似

  新药:AK104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Ib/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给药

  7月15日,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刊登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伞式研究——国家肺癌矩阵研究(NLMT,National Lung Matrix Trial)头颈癌临床试验

  该项伞式研究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筛选患者肿瘤具有的肿瘤基因组变异,并匹配至相应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此次报道了这项研究中19个药物生物标志物队列的临床预后。

  在5467例筛选患者中,有2007例患者进行了分子检测,最终有302例伴随基因变异的患者进入了匹配的靶向药物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出了两类不同临床预后的治疗方案:一部分患者如伴有T790M突变接受奥希替尼或ROS1/MET变异接受克唑替尼的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60%以上;另一部分患者靶向治疗则不那么成功,如CDK4/6抑制剂治疗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变异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不到1%。

  JAMA Surgery:一线FOLFIRINOX对比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局限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接近

  研究纳入485例未经治疗的局限性胰腺导管腺癌,以FOLFIRINOX(285例)或GA(200例)作为一线化疗,至少三个周期。中位随访时间为33(2-28)个月。

  研究者认为,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局限性胰腺癌,FOLFIRINOX与GA相比具有更高的部分缓解率(RECIST标准)和胰腺手术率,但两种方案患者的总生存率相似。

  研究纳入111例年龄在18岁到75岁之间,因良恶性疾病需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将患者随机(1:1)分为鼻胃管减压(NGTD)组和无NGTD组,随访至术后90天。无NGTD患者定义为术后立即拔出鼻胃管,NGTD组患者则在术后3-5天拔出。

  研究者最终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胃管的放置与否对于术后患者主要并发症无显著影响,术后即刻拔出鼻胃管是安全可行的。

  JCO:CAR-T细胞治疗药物Axi-cel治疗复发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结果相似

  文章纳入了美国7个医疗中心的122位有治疗意向的患者(其中76位不符合ZUMA-1试验入选标准)接受Axi-cel治疗并进行改良意向性治疗分析(mITT),中位随访时间为10.4个月。

  在有意向进行治疗的患者当中,最佳的总体和CR率分别为70%和50%。所有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达到11.0和4.5个月,1年生存率为67%。≥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35%。

  在真实世界中,符合ZUMA-1入组标准的患者与不符合的患者其缓解率相似,但前者的CR率(63% vs 42%)、DOR(5个月 vs 未到达)、PFS(3.3个月 vs未到达)和总生存率(89% vs 54%)更好。

  作者表示,尽管CR和DOR在有着严格入选标准的ZUMA-1试验中表现更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Axi-cel的总缓解率和毒性与临床试验相似。

  在本研究有36位患者入选,给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新辅助治疗,并在2-3周后进行手术肿瘤消融,高危病理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研究将病理肿瘤缓解(pTR)量化为具有肿瘤坏死、角质碎片和巨细胞/组织细胞的切除床的比例:pTR-0(10%)、pTR-1(10%-49%)和pTR-2(≥50%)。

  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后,未发生严重(3-4级)不良事件和意外的手术延迟/并发症。22%患者发生pTR-2,22%患者发生pTR-1。18名高危病理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16.7%。pTR≥10%与基线、免疫浸润和IFN-γ活性相关。pTR-0患者的抑制性检查点上调,某些患者克隆丢失。

  作者认为,在局部晚期HPV无关的HNSCC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是安全的,在病理完全缓解率为0%的患者中,有44%观察到病理缓解。高危病理患者的1年复发率较低。

  此次获批的适应证包括:(1)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达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单药维持治疗;(2)与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联合治疗先前未经治疗或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

  该药曾于2019年2月22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1)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2)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 阳性III-IV 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CD20 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

  据“医药魔方”报道,近日,全球上市第一款T细胞衔接(T cell engager)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卡妥索(Catumaxomab)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等临床试验批准进行胃癌适应症的拓展,即将开展一项用于伴腹膜转移胃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担任。

  卡妥索双抗是Lindis Biotech公司开发的一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该药物可结合肿瘤相关性抗原EpCAM和T-细胞的CD3,并通过FcɣR招募免疫附属细胞,协同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通过与特异性的Fcɣ受体结合,卡妥索双抗可以诱导产生长久的肿瘤疫苗作用。

  2009年,卡妥索双抗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用于恶性腹水的治疗,成为第一个上市的T cell engager双特异性抗体。

  新药:AK104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Ib/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给药

  AK104旨在实现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而不是正常外周组织淋巴细胞的优先结合。AK104同时靶向PD-1 及CTLA-4,已在中国及全球开展针对胃癌、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实体瘤、鼻咽癌、食管鳞癌、黑色素瘤、外周T细胞淋巴癌等的多项Ⅱ期注册性临床或探索性临床研究。NSCLC最大规模伞式研究数据出炉;胰腺癌术后即刻拔除鼻胃管安全可行|肿瘤情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baikechuangjian/2024-02-05/59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