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颈癌临床试验

ESMO Asia中国之声丨医科院肿瘤医院学者报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研究进展

admin 头颈癌临床试验 2023-10-23 22:58:37 头颈癌临床试验

  ESMO Asia中国之声丨医科院肿瘤医院学者报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研究进展12月2~4日,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2)在新加坡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召开。来自中国学者的多项研究在本次会议上以口头报告或壁报的形式展示。在ESMO Asia 2022“Mini Oral session: Head and neck cancer”专场,来自报告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项前瞻性Ⅱ期研究。此外,在同一专场,也有专家探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性头颈癌中的疗效。本文一并予以介绍。

  230MO -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作为CPS≥1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一项前瞻性Ⅱ期研究

  目前头颈癌临床试验,帕博利珠单抗是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HN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具有良好的客观缓解率。非常有必要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R/M HNSCC一线治疗中的疗效。

  纳入未经治疗的CSP≥1且根据RECIST 1.1有≥1个可测量病灶的R/M HNSCC患者,。患者在每21天的第1天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mg,在第1~14天接受安罗替尼12 mg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35个周期,以先发生者为准。主要终点为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

  从2021年7月28日到2022年5月15日,1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55岁(39-74岁)。入组时5例(33.3%)有远处转移,9例(60.0%)有局部转移,1例(6.7%)同时有远处和局部转移。ORR为46.7%(7/15),DCR为100%。中位随访8.2个月,未达到中位PFS和中位OS。4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被排除。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高血压(25%)。1例(6.7%)死于心肌梗死,1例(6.7%)死于该疾病。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

  在未经治疗的R/M型HNSCC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副作用可控。(临床试验登记:NCT04999800)

  229MO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性头颈癌中的应用:一项Ⅱ/Ⅲ期随机对照试验更新meta分析

  复发/转移性头颈癌(R/M HNSCC)的系统治疗标准是以铂基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氟尿嘧啶(5-FU)和西妥昔单抗。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最近的研究中显示出积极的效果。

  在PubMed、Embase和Scopus上对从数据库创建至2022年4月的所有相关文章进行全面检索,并检索过去四年(2018年至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的所有会议记录,并审查了引文列表。共发现2000篇文章,对这些文章根据标题和摘要进行回顾,纳入描述复发/转移性(R/M)或局部晚期(LA)ICI治疗的研究。

  最终分析纳入10项研究,共计4289例患者。7项研究评估了ICI在R/M环境中的使用,3项研究评估了ICI在LA环境中的使用。7项研究比较了ICI与化疗。3项研究比较了ICI +联合放化疗与单独放化疗。2项研究比较了2种ICI联合治疗与化疗的疗效。

  与单独化疗相比,ICI可改善OS,但PFS改善不显著。应用ICI治疗3级AE降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baikechuangjian/2023-10-23/47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